“终于告别头顶的‘蜘蛛网’了,现在小区清爽安全了不少。”站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利民小区整洁的楼下,杨大爷高兴地说。
在安龙县,不少老旧小区面临线缆杂乱的困扰,电线、网线、电话线像蜘蛛网一样纠缠在一起。不仅影响市容,更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利民小区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。
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,基础设施薄弱、线缆私拉乱接,“飞线”问题严重。“有些线缆都成了废线,还悬在空中,风一吹就会晃动,看着都怕。”居民回忆道。为此,当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,实施了城市通信线网改造及地下管道建设工程。
整治“飞线”,不是剪断几根线那么简单,是一项需要部门协作、统筹规划、技术支撑和居民配合的系统工程。安龙县把“飞线”整治列入民生实事清单,投入资金2226万元,扎实推进该项工程。
当地还组建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,制定详细施工方案,遵循“统一规划、分类整治、分步实施”的原则,统筹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单位,会同电信、移动、联通等通信企业,逐项排查难点、堵点,精准施策。
据悉,截至去年年底,安龙县共完成12个老旧小区的通信光缆整治,覆盖3500户,重新布放光缆400公里,建设分光箱367个、端口2936个,清理废弃光缆68公里、分光箱372个、老旧皮线网线1120条。
如今,金矿宿舍、电信局宿舍、二中宿舍等老旧小区“飞线”已被彻底清除,线缆入地、入管,环境变得有序、整洁。
接下来,当地将继续巩固成果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防止“飞线”反弹。2025年,计划再投入420余万元,对12个老旧小区进行“飞线”治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