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出台背景
贵州省建筑业快速发展,但工法管理缺乏省级统一标准,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增加,需通过工法评定引导技术升级,现有工法的开发、申报、评审和成果管理流程需进一步明确和优化。在国家鼓励建筑业技术创新和工法研发、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的背景下,贵州省亟需规范省级工法评定程序,推动行业技术积累和成果转化。为促进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,提升施工技术水平,规范工程建设工法管理,结合实际出台《贵州省工程建设工法评定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。
二、主要内容
《管理办法》分为总则、工法申报、工法评审、工法的应用、动态管理、附则6个章节共22条。一是总则。明确遵循的法律依据、适用范围、执行的规范标准和管理原则。二是工法申报。规定了工法申报条件、要求、申报指标等。三是工法评审。明确工法评审过程中的评审流程、评审原则、专家推选等事项。四是工法应用。明确了工法的应用场景和工法使用、转让等原则。五是动态管理。规定工法的使用期限及工法造假等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。六是附则。明确工法解释部门及实施日期。
三、重点说明
一是工法释义。《管理办法》所称的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,工艺为核心,运用系统工程原理,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,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,并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工程建设的方针、政策和标准、规范,具有先进性、科学性和适用性,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、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,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。
二是工法申报。《管理办法》规定工法申报,必须经过2项及以上工程应用实践,其关键性技术应达到省内领先水平,具有显著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。
三是工法评审。根据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《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》的通知》(建质〔2014〕103号),《管理办法》明确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设立评审委员会,负责工法评定活动的组织、协调、指导和审定工作,委托贵州省建筑业协会具体实施,主要包括工法申请受理、组建评审专家组、建立评审档案等工作。
四、贯彻落实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各市(州)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工法评定工作,健全工作机制,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,保障工程建设工法评定的规范性。
二是压实主体责任。各市(州)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严格按照《管理办法》各项工作流程,依法依规开展相关工作,确保《管理办法》各项要求落到实处。
三是加强宣传教育。将《管理办法》及政策解读全文公开发布,深入开展宣传,组织相关单位、企业及从业人员认真学习《管理办法》内容,提高工程建设工法评定的公开性、透明性。